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格尔木骑行路线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格尔木骑行路线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(110公里) 西宁市现代、幸福、美丽大西宁的画卷徐徐展开,高原民族体育品牌赛事环湖赛就像一面窗,向世界展示着绿色西宁的美丽缩影。
第二赛段多巴到贵德(134公里) 贵德县黄河湿地芦苇飘荡,岸边农家园瓜果飘香,人们被清清黄河水留住了脚步,“攒劲”贵德更加水秀山明。
赛事全程共8个赛段,途经西宁、海东两市、海北、海南、海西三州,总距离1439公里。其中比赛距离1001公里,转场距离438公里。
第一赛段西宁绕圈赛,比赛路线为:五四西路—光华路—海晏路—新宁路—五四西路;
第二赛段西宁—互助十二盘,比赛路线为:为八一路—峡口入口进入G6—乐都出口进入海东市乐都区—乐都桥北路—***路—扎碾公路—岗青公路—S103;
第三赛段互助—贵德,比赛路线为:互助天佑德大道—彩虹大道—花园路—西大街—东大街—迎宾大道—吐谷浑大道—宁互公路—西宁市团结桥路—八一路—昆仑东路—杨沟湾入口进入南绕城高速—沈家寨互通立交转入西塔高速—S101(上新庄—拉脊山口—加洛—千户—尕让—阿什贡)—贵德县黄河清大桥—河关大道;
第四赛段贵德—龙羊峡,比赛路线为:河关大道—G310—黄河大桥—拉西瓦—巴卡台—巴龙公路;
青青藏线骑行是找死,海拔高,你的新鲜感会在一周后消失,大学时同学曾经从乌鲁木齐骑到上海,骑到一半一个人就放弃了,另一个是是无论如此都不想再骑回来了,人多的时候尚且如此,有时候让你放弃的不是你的理想,而是你的孤独。
骑行青藏线是沿着青藏公路-国道109骑行,从西宁起算到拉萨公路里程1937公里。全程线路为西宁-都兰-格尔木-安多-那曲-当雄-羊八井-***。可以选择的路线长度有两种:如果你的时间准备较充分的话,你可以选择从西宁出发,预计途中花费时间为15-22天;如果你的时间较紧张的话,你也可以选择从格尔木出发,预计途中花费时间为8-15天。
很多车友选择从格尔木开始骑行,行程约1155公里,12天到***。若赶时间的话,9天也就能骑完这段路。这一路几乎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骑行,海拔之高和阿里地区差不多,因而被称为“天路”。线路的海拔相对川藏线更高,难度更大,因此也是众多骑行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终极挑战线路。
除汉族外,这一路最多的是藏族、***和撒拉族。***人和撒拉族绝大部分信奉***教。沿途的小饭馆(兼有杂货铺和小旅馆的功能)多是他们开的。过雁石坪后,藏族人开始多起来。藏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(俗称“喇嘛教”),属于大乘佛教。宁玛派的开山祖师莲花生***和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***是藏传佛教的两个重要人物,藏区常常可以看到他们的佛像。
骑行的最佳时间 :7~8月中旬。雪顿节(藏历六月三十日)和***节(藏历六、七、八月)是这段时间可以赶上的比较大的节日。可根据藏历适当地安排一下行程。而过了8月20号后昆仑山到***段就常常会遇到风雪天气了。
由于青藏线人烟较少,物资匮乏,且由于路况较川藏线好(水泥路多、险路少),故很多自驾游西藏的车均从青藏线进、出。旅游业的发达致使饮食、住宿等费用都比较贵,因此在出行之前应做好心里准备。同时青藏线沿线经过大部分为国家自然保护区,生态环境较脆弱。争取做到LNT。
骑车去***如何走?目前有五条常规的进藏线路分别是:川藏线318、川藏北线317、青藏线109、滇藏线214、新藏线219。
哪条线路比较好?这个没有一个标准定义,因为每个人的感受感官都不一样,如果非要有一个定义那以下仅作为参考(只论骑行,不讨论自驾等相关):
论总体知名度:川藏南线最高,其次是滇藏线、青藏线、新藏线、川藏北线
论骑行路况:青藏线最好,其次是川藏南线、滇藏线、新藏线、川藏北线
论人文体验:川藏北线最好,其次是川藏南线、滇藏线、新藏线、青藏线
论骑行难度:新藏线最大,其次是川藏北线、川藏南线、滇藏线、青藏线
论骑行成熟商业化:川藏南线最高,其次是青藏线、滇藏线、新藏线、川藏北线
如果是第一次骑车进藏推荐走川藏南线或滇藏线,因为线路成熟,沿途商业化总体难度较小,一路会经过十几种地形地貌丰富多彩,体验绝美的风景人文。
川藏南线路线:成都出发、经雅安、泸定、康定、新都桥、雅江、理塘、巴塘、芒康、左贡、邦达、八宿、波密、林芝、工布江达、墨竹工卡,全程2140公里翻越14座高山垭口抵达***
滇藏线路线:昆明出发,经大理、丽江、香格里拉、德钦、盐井、芒康后与川藏南线汇合,抵达***,全程1930公里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格尔木骑行路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格尔木骑行路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gmgns.com/post/5768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