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安徽国庆亲子自驾游路线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安徽国庆亲子自驾游路线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推荐理由:黄山美景与温泉的完美结合
游玩时间建议2-3天。 地址: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汤口镇温泉路1号
推荐理由:神奇的佛教圣地,美丽的温泉胜地
安庆是安徽省的一个城市,拥有许多适合亲子游的景点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亲子游景点推荐:
1. 天柱山风景区:天柱山是安庆的著名景点,拥有壮丽的山水景色和丰富的自然***。您可以乘坐缆车或徒步登山,欣赏美丽的山景,还可以参观天柱山动物园和游乐场,给孩子们带来欢乐和互动的体验。
2. 安庆市博物馆:这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,展示了安庆地区的历史、文化和自然遗产。您和孩子们可以通过展览和互动活动了解安庆的历史和文化背景,增长知识。
3. 龙山风景区:龙山是安庆市内的一个山脉,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的景点。您可以带着孩子们进行户外探险,欣赏山水之美,还可以参观龙山动物园和游乐场,让孩子们尽情玩耍。
4. 安庆市水上乐园:这是一个专门为亲子游设计的水上乐园,设有多个水上游乐设施和儿童区域。孩子们可以在水上滑梯、浪漫河道和儿童泳池中玩耍,享受欢乐的水上乐趣。
安庆 适合小孩玩的地方 安庆的菱湖风景区非常适合全家人带着孩子一起去游玩,在风景区里面还有黄梅戏,一些表演可以观看,另外还有纪念馆可以进行参观,孩子喜欢的话,也可以去一下儿童乐园和动物园,但是儿童乐园里面的一些游乐设施是需要另外再付钱的,动物园门票也非常的实惠,只需要20元。可以看到很多的珍稀动物,比如说丹顶鹤大熊猫等。
山东潍坊到安徽南部地区大概八百公里,
推荐路线,走高速到扬州,短暂休息半天,再到安徽宁国,皖南川藏线南入口,120公里,特别适合自驾,在泾县205国道出来,然后一路向南,太平湖景区,九华山或者黄山,推荐去黄山,然后黟县的西递或者宏村,选一个,返回路线,高速到杭州,然后周庄或者乌镇,苏州,高速返回山东
小孩7岁,不适合爬太高的山,注意劳累结合,
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,跟题主是老乡,我本人是山东安丘的,目前在安徽马鞍山,每隔两三年自驾回山东老家一次,最近几年带着家人逛了很多皖南地区的景点。因此谈谈我对从潍坊自驾安徽及攻略,我介绍的主要是皖南的攻略,因此仅供题主参考。
首先:自驾到安徽的行程。建议走长深高速到安徽的滁州或马鞍山歇脚。长江以南的安徽城市:马鞍山-芜湖-宣城-铜陵-池州沿江分布,然后是黄山。高速上包括休息,早上七点左右出发,下午四五点钟就能到马鞍山。
其次:旅游路线规划:带着7岁女儿来安徽旅游,一定要跟小朋友沟通行程,也要做准备。建议路线及景点:
1)马鞍山的***石矶(4A级),建议游玩半天。***石矶做为长江三矶之首,风景秀丽,更重要的是有李白的青莲祠和衣冠冢,带着女儿寻诗仙的踪迹,这里小朋友要背几首李白的诗,。很多人可能不清楚诗仙李白为什么会来马鞍山?马鞍山辖下有个当涂县,唐朝的时候,李白的叔叔李阳冰(唐朝书法家)曾任当涂县的县令,李白穷困潦倒的时候,就投奔他叔叔了,李白在皖南地区留下了很多诗,比如《望天门山》;宣城市的敬亭山(4A级),建议游玩大半天,李白的《独坐敬亭山》就是写的这里。
2)芜湖的方特欢乐世界(5A级),建议游玩一天。芜湖方特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乐园,包括:太空世界、维苏威火山、西游传说,海螺湾、嘟比农庄、儿童王国、等10多个主题区组成,小朋友一定很喜欢这个儿童的乐园。
3)黄山风景区(5A级),建议两天,晚上住山上。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赞叹:“薄海内外之名山,无如徽之黄山。登黄山,天下无山,观止矣!”被后人引申为“五岳归来不看山,黄山归来不看岳”。
4)宏村西递(5A级),建议一天。宏村,位于黄山西南麓,是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,山水明秀,享有“中国画里的乡村”之美称;西递村距宏村18公里,有“桃花源里人家”之称。灰瓦白墙的徽派古建筑,每年都有很多学生去写生。
5)屯溪老街全长1.5公里,街道两旁店家鳞次栉比,多为双层砖木结构,清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,透溢出一股浓郁的古风神韵。最后一站住宿黄山市,晚上可以去逛逛徽派风格的老街。
题主问的是自驾安徽和攻略,所以未推荐南京。马鞍山距南京40公里,坐高铁15分钟。南京做为六朝古都,自然人文景观众多,如果想去,至少要玩两天,南京交规很严,地铁非常方便,不建议自驾南京市区。
总的行程:潍坊-马鞍山-芜湖-黄山风景区-宏村西递-黄山市-潍坊。建议大年初一早走,高速可能不堵车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徽国庆亲子自驾游路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安徽国庆亲子自驾游路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gmgns.com/post/437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