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鄂西318国道自驾游路线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鄂西318国道自驾游路线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318国道,即G318线、沪聂线。始建于1993年,于1996年完成,是中国最长的国道。途径进藏最美之路——川藏线。起点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广场,上海零公里标记位于人民大道中心隔离栏杆的南侧,亦是上海城市中心点的象征。
途径苏州、湖州、宣城、芜湖、池州、安庆、黄冈、武汉、荆州、宜昌、恩施、重庆、达州、南充、遂宁、资阳、成都,才到川藏线的起点——四川省成都市,再经过甘孜、昌都、林芝、拉萨,最终到达318国道的终点,日喀则市聂拉木县中尼友谊桥,全程共长5476公里。
318国道(或"国道318线"、"G318线"、沪聂线),是在中国华东、华中、西南地区的一条国道,起点为上海市黄浦区,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,全程5476千米,经过上海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湖北、重庆、四川、西藏八个省份,是中国最长的国道,被称为"中国人的景观大道"。
318国道湖北省境内起点为黄冈市英山县,终点为恩施自治州恩施市。
湖北省318国道起点是黄冈市的英山县,终点是恩施的利川,进入重庆境内。进入黄冈市后,向西经黄石,武汉市,再一路向西经湖北省的两个县级市仙桃、潜江,进入历史名城荆州。再向西是宜昌,出了宜昌,318国道告别了肥沃的江汉平原,进入鄂西山区,也就是湖北省西南的恩施州。318国道穿过恩施州北部起伏的山脉进入重庆市北部,也就是万州区和梁平。
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巴东县,除了县城外,有一个野三关镇十分突出,它可以说是巴东县综合实力最强、交通最方便、城镇规模最大的镇。
野三关镇位于巴东县南部,区位独特,是三县结合部,和秭归县、长阳县接壤。野三关镇幅员面积约529平方公里,是巴东县辖区面积最大的镇。
野三关的城镇规模是巴东县最大的,海拔约1100米,面积有3平方公里。野三关的城镇发展让人瞩目,被誉为“深山野岭夜明珠”、“山顶桃花园”、“中国达沃斯”
野三关(明嘉靖所纂巴东县志中又名“野厢关”)巡检司最早设在野三口,位于现今巴东县清太坪镇大堰塘村清江与野三河交汇处,是施(恩施)宜(宜昌)古道上巴东、建始两地隔河为界的关隘。清太坪镇思阳坪村清江北岸的一处古驿道上,曾发现一块清光绪十六年(1891年)的禁盗石碑,落款为“宜昌府巴东县野三关分司”。这也是第一关,水路之关隘。
第二道关在施宜古道上,关隘位于四渡河谷的“盐大路”石板路口。最早记载于战国时期,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历代战争及官民避三峡之险而从陆路入川,多经该路。明初,为平定占据川蜀的明玉珍,明颖国公傅友德率军开道取道川蜀,施宜古道有所发展。光绪三年(1877年),王庭祯到任施南府知府以后数年间,施宜古道的路线进一步改良、路况大为改善,这一条盐大路最终形成了起点宜昌,经高家堰、贺家坪、榔坪、关口垭,进入巴东野三关境内,沿汪家岭,经四渡河、野三关、界牌垭,至野三河,随后入建始高坪、红岩寺,从崔家坝入恩施,古道多为宽约2米的石板路面,全长200余公里。四渡河谷的“盐大路”石板路口还保存完好,关隘雄风依旧。
野三关历史上为宜昌接壤恩施的边关口子镇,素有“西南门户,鄂西重镇”之称。它既是通往四川的“盐茶古道”“川盐入湘”(四川巫山碚石到湖南龙山)、官道驿站的鄂西节点,也是宜昌和恩施间马帮驮运、挑夫和背夫肩挑背扛布匹、煤油等百货进山以及山货外运的大商道。因此,第三道关自然就是位于宜昌与恩施即巴东与长阳的分界线上,这就是八字岭。八字岭一道天然屏障,一夫当关万夫莫开。如今的八字岭早已经是铁路穿山钻洞、高速公路遇河架桥、318国道翻山越岭,雄关险阻已经是如履平川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鄂西318国道自驾游路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鄂西318国道自驾游路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ggmgns.com/post/39296.html